7月20日,上海振華重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振華重工)同西班牙ADHK公司在上海簽訂了總額為22億美元海工裝備采購合同,成功地叩開了海洋工程的市場大門。
這是迄今為止中國最大的裝備制造業出口銷售合同,也是振華重工一個嶄新的開始———從產品單一的港口機械,轉向海洋重工與港口機械并重,并逐漸轉向以海洋重工為主。
看好海工裝備市場
今年以來,國際船市的低迷令我國船企陷入了“接單難,交船難”的困境。據中國船舶工業協會發布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上半年國內船舶行業70戶重點監測企業新承接訂單僅546萬噸,同比下滑80.7%。需求的銳減讓造船行業的產能過剩現象愈發凸顯。
7月22日,工信部新聞發言人朱宏任也表示,目前全國造船有效需求在5000萬噸左右,但是國內船舶的生產能力已經達到6600萬噸,這意味著有四分之一的產能是過剩的。
一面是造船業產能的嚴重過剩,一面是海工裝備旺盛的市場需求。因此,海工裝備在國內船廠的眼里無疑成了保障企業生存與發展的“法寶”。
實際上,在此之前,除了占據主導地位的兩大央企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和中國船舶重工集團開始在海工裝備領域布局,民營船廠代表江蘇熔盛重工也高調進軍海工裝備領域,并計劃將來自這部分的收入做到企業產值的40%左右。
工信部裝備產業司船舶處處長由淑敏近日在“2009中國船舶工業與海洋工程發展國際高峰論壇”上表示,海工裝備是典型的高技術、高附加值產品,全球市場規模約為400億~500億美元。作為能源消費大國,中國海洋油氣開發正面臨加速發展局面,國內需求空間較大。
由淑敏說,今年6月出臺的《船舶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把海洋工程裝備作為船舶工業未來發展的重點,以便為中國能源戰略和海洋開發戰略的實施提供保障。而根據船舶工業調整振興規劃,到2011年國內企業在全球海工裝備市場的占有率要從目前的不到5%提高到10%。
但船企的集體加盟,讓中國船舶工業協會秘書長王錦連有些憂慮。他認為,根據規劃,短期內海工裝備的確會有大的發展,但海工裝備不同于船舶的批量生產,如果船廠不加引導一擁而上,很容易造成新的產能過剩。
由淑敏也提醒說,目前中國海工裝備的技術水平和研發能力總體上還遠不能適應國內國際深海油氣開發的需要,與國外先進水平相比差距較大。“比如海工裝備的配套設備本土化率非常低,每年有七成以上需要進口,關鍵設備配套率不足5%。”
因此“藍海”雖誘人,但薄弱的配套是船企通往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的“攔路虎”。
對此,業界專家指出,如果不解決配套問題,“船殼工業”現象將在海工裝備制造業領域重演。
配套攔路急需跟上
根據海上石油開采的流程,海工裝備主要包括鉆井平臺、采油平臺及將油輸送到陸地上的管線等。
這次振華重工22億美元的訂單就包括10臺海上自升式鉆井平臺、7臺陸上鉆機和兩艘浮吊。
對于未來海工領域的發展,振華重工總裁管彤賢在公開的場合曾表示,公司將目標放在發展海洋工程船、采油或勘探平臺和高技術海工配件上。“公司計劃從2006~2010年5年內,投資150億元進軍海工裝備市場。振華重工的海工裝備短期目標是,2~3年內的海工市場產品占公司總產值50%以上,相應板塊的營業收入突破40億美元。而3~5年后,海工業務占到公司產值的80%以上。”
業內人士表示,振華重工以及熔盛重工目前還是以制造鋪管船為切入。而在鉆井平臺這一塊,90米以下的鉆井平臺,我國不具備自主知識產權,全部由國外引進;50米以下的國內具備自主研發設計能力的企業多是以制造船體為主的國企。
與普通船舶相比,海工裝備的功能系統和各種配套設備要復雜很多,配套設備占整個裝備的價值比例也更高。但目前我國大部分海工裝備的關鍵配套設備和系統都要依靠進口。比如在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為美國康菲石油公司建造的30萬噸浮式生產儲備油船中,國內生產的關鍵配套產品所占比例不到全船產品的5%,其價值在整個海工產品總價值中所占的比例更低。
一家海工裝備制造企業負責人表示,其實國內海工企業也愿意選擇國內配套產品,但由于產品質量與國外知名品牌的產品相比有較大差距,因此難以得到船東的認可,從而大大影響了國內海工產品的國產配套率,而售后服務等軟件差距也十分明顯。
無論是國內配套產品配套率低還是產品的附加值低,都有一個共同的原因,那就是我國配套企業的自主研發能力十分薄弱。福建省船舶行業負責人也表示,當前國內海工配套企業研發力量較弱,基本不具備自主研發海工產品的能力。僅有的幾個海工配套科研項目也很分散,產學研之間的聯合不夠,沒有形成完善的海工配套研發體系。
為此,業內專家建議,要提高國內海工配套企業的研發水平,除了加強自身能力外,不妨采取“引進、消化、創新”的方式,學習借鑒國外的先進經驗,實現配套產品從低端到高端的發展。此外,在目前全球金融危機的背景下,一些資金實力較強的企業還可以通過資本運作方式,收購國外相關的研發設計機構或擁有相關產品知識產權的企業,來提高企業的自主研發能力。